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46节(1 / 2)





  顾静怡不置可否。

  白咏薇想再劝劝她。

  七月底,邱奎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入学通知书,并拿到了第一笔学费,而杨佩瑶也收到了杭城大学的录取信……

  第117章 生产

  白咏薇跟邱奎启程之前, 杨佩瑶替他们饯行。

  顾夫人不舍得大热天让杨佩瑶往外跑, 又怕她吃不惯外面的菜, 便在家里摆了宴席。

  除去白咏薇夫妻外,还请了张志北和秦婉如等人。

  席间不可避免地谈到秦越以及班里同学。

  秦越尚未回杭城,据说是要给师母过完周年祭才回,而全班二十八位同学考中大学的只有六位,杨佩瑶是唯一的女生。

  张志北去天津时, 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吃坏了东西,闹了两天肚子,考试时未能发挥好, 加上北洋大学报名人多,以失败而告终。

  好在,考杭城大学发挥不错,被录取到工学院的机械工程系。

  杨佩瑶考得则是文理学院的外国语文系。

  席间,张志北一再向杨佩瑶道谢, 说他原本没觉得自己能上大学, 寻思着高中毕业找份差事就罢了,幸亏杨佩瑶督促,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。

  杨佩瑶不敢居功。

  男孩子开窍晚,发力也晚, 可一旦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,找对了学习方法,进步幅度非常大。

  前世,她班里几位男同学也是, 高一时候就在中游水平混混,但升到高三,几乎一夜之间成为前几名了。

  张志北就属于很聪明的学生。

  同学们边吃边聊,既回忆过去又畅想着未来,直吃得宾主尽欢,才各自散去。

  两天后,杨佩瑶送别了白咏薇跟邱奎,就窝在家里看书、画服装图纸,顺便养胎。

  九月一号,顾息澜开车送她去学校报到。

  上午杨佩瑶缴纳了各种费用,领取了宿舍钥匙。

  杭城大学校舍不小,宿舍还算宽裕,本市的学生只要愿意交费,也能够分配到宿舍。

  杨佩瑶晚上不在学校住,但中午会午休,有宿舍总归方便些,还可以把一些书籍放到宿舍里。

  而且外国语文系共四个女生,正好凑成一个宿舍,也免得她格格不入。

  下午,顾息澜又跑一趟,从家里带了被褥、脸盆、毛巾等物,让阿秋和另外一个下人帮忙把床铺铺好。

  第二天,先是全校召开了迎新大会,然后系里开会,介绍任课老师以及课程安排设置和考核情况、下发了课程表。

  杨佩瑶终于见到了她的新同学,加上她一共十九人,十五个男生四名女同学,其中五位学法文的,四位学西班牙文的,其余都是学英文的。

  个个一口流利的牛津腔,让她羡慕不已。

  她考外国语系其实是投机取巧,因为有前世的底子,学起来不困难,能够有余力做别的事情。

  纵然如此,在这些同学之间,她也不是出类拔萃的。

  杨佩瑶不由想起自己看过的网络小说。

  女主前世是个傻白甜,一旦重生或者穿越,立刻智慧与美貌并存,各种技能点全满,大杀四方战无不胜。

  她则不然,前世是个普通人,重活一世还是个普通人,完全没有智商上的飞跃。

  倘或没有穿越这个金手指,恐怕她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。

  这四位女生中,只有杨佩瑶是本市人,已婚的倒是有两位,她跟陈静。另外的陆心蕙和方清月都是要等毕业才考虑婚恋。

  陈静是禾城人,她丈夫是她高二年级的班主任,比她大八岁。

  不折不扣的师生恋。

  不过他们毕业之后才结的婚,刚刚度完蜜月。

  好在杭城离禾城非常近,坐长途汽车两个多小时就到,想见面非常方便。

  因为已婚的身份,加上两人都是学英文的,课程都一样,杨佩瑶跟陈静很快熟络起来。

  一晃眼,半个多月过去。

  报纸上刊登出东洋人炮轰沈阳北大营,侵占沈阳的消息。

  或许是沈阳离杭城太远,又或者是记者们觉得东洋人只是偷袭得胜,隔几天就撵出去了,不值得长篇大论扰乱民心。

  消息只短短数行,刊登在第一版很不起眼的角落里,完全被张省长的讲话盖住了。

  杨佩瑶却是盯着那几行字看了好半天,对顾息澜道:“洪水一旦开闸,就很难控制了。”

  果然,不到五个月的时间,东北全境已然沦陷。

  隔年二月,东洋人成立伪满洲国,消息一出,全国哗然。

  顾息澜神情凝重地对杨佩瑶道:“瑶瑶,你说的对,东洋人真的是野心不小。”

  杨佩瑶离产期还有半个多月,肚子鼓起老高,又因为冬天的衣服厚重,走起路来跟鸭子一般摇摇晃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