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269.第二六章——予书(10)(1 / 2)





  他在物质世界的存在性被逐渐抹除,存在形式开始朝着概率波转化。

  片刻后,他的身形彻底消失,被黑暗完全吞噬。

  “钱老师!钱老师!钱老师!”李予书声嘶力竭地叫喊着,眼眶中噙满泪水。

  她伸出双手,似乎想要抓住些什么,但最终一无所获,只能看着自己的老师缓缓消失。

  就在钱老师被黑暗吞噬的一刹那,会议室中漂浮的那份契约更加剧烈地燃烧起来,其中一角已经完全燃尽。

  与此同时,那个白袍人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,他的身体表面同样腾起了一簇簇火苗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事情仍未结束。

  后方的黑暗再次波动,一个“点”穿破黑暗,缓缓飞到李予书面前。

  这是一个没有体积的“点”,没有体积,没有质量,从任何角度看,它都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宇宙中。

  “孙老师!孙老师!我不要!我不要你走啊!” 李予书呆呆地望着这个“点”,再也控制不住情绪,泪水顺着脸颊滑落,滴落在地面上。

  孙老师可以说是李予书真正意义上的恩师,她最先发现了李予书,不遗余力地给予她指导。

  李予书那篇震惊国内外离散数学领域的论文,就是在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。

  在论文最后的署名中,孙老师也是名副其实的第二作者。

  因此,她可以说是整个数学系内,李予书最亲近的老师。

  那个“点”在李予书身边不断飞舞,无数细小的光点从其上分裂而出,落在李予书面前,化作一张张手稿。

  这份手稿很奇怪,其上都是由无数点边构成,像是小孩子无聊时在纸上的涂鸦,可李予书明白,这只是离散数学中常用的符号,是孙老师在人生最后的时光留下的研究成果。

  完成这一切后,那个“点”似乎非常疲惫。

  它悬停在李予书面前,向外伸出一条长长的边,链接在李予书额头。

  一丝光晕顺着那条边缓缓流淌,没入李予书的额头。

  孙老师似乎借助这丝光晕说了些什么,又好似什么都没没说。

  片刻后,那个“点”在空中轻灵地跃动几下,然后迅速朝一旁飞去,消失在黑暗中。

  望着那个光点消失的方向,李予书再也忍耐不住,失声痛哭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“老师”从黑暗中走出,将一叠叠手稿放在李予书面前,然后重新投身于黑暗中。

  他们从某整程度上已经完全脱离了人形,甚至连存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

  唯一不变的,是他们那颗勇于探索的心,以及将知识世代传承的信念!

  此时此刻,李予书身旁的手稿,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“周老师,谢谢您的教诲,代数虽然是我的强项,但我不会懈怠的。”

  “不不不,我不是要加入布尔巴基学派,虽然您的学士丰富,但在这一点上我不敢苟同。”

  “明白明白,我会努力走出自己的路,我会将您的理论发扬光大的。”